close
這不是台灣版的封面...只是我覺得比較好看而已啦
這本書定義在愛書人的聖經我不是愛書人, 充其量只是愛漫畫人
所以作者裡面講的每一本書我都沒有感覺
這長達15…還是20年的書信往來讓我覺得他們真的很真誠
如果發生在現在呢???
之前我有幾次網路上買影片(呃..不是A片啦), 老闆娘打電話確認訂單時還會跟我閒聊
有次隔了半年還問我是不是畢業了, 因為打到我研究室去但找不到人了
這樣的交易真的是讓人心情愉快~~雖然後來他們的產品都太大的吸引力
但是就像作者說的, 與其去離家10條街的地方買, 還不如寫信去英國訂呢…
這就是行銷中提到的關係行銷吧
離題太遠了…回到書本上
雖然我不懂作者提到的書名與典故
但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你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國人與英國人在處事上是如何的不同
大喇喇口沒遮欄的作者與凡事謙恭有禮的英國小店店員(我本來想寫店小二)形成強烈的對比
前者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看到郵購也很隨興的寄一份給小書舖分享
後者是謹慎應對, 送個禮也是請老婆婆送她英國風的傳統桌巾
雖然這當中應該遺漏了不少信, 但這當中還是不減濃濃的人情味
書的結局其實是未完待續的...
從序還有作者簡介有說明她一直到新書發表後才有機會踏上英國造訪書店
這其實是有點感傷的
我想這本書完成的年代有點久遠….不過也因為這樣才造就這本書的美感
最後
老話重提…如果是在現在的時間點, 或許這只會是發生在2個月間的網路聊天記錄吧…
這本書是時報出的
不管是不是愛書人都可以弄一本來看看….
全站熱搜